6月1日下午,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杜建偉出席2022年東莞市生態文明大講堂之“無廢城市”建設宣講活動并進行授課。
東莞市環境管理示范企業授牌儀式
大講堂開講前,舉行了2022年首批東莞市環境管理示范企業授牌儀式,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胡毅峰,副局長吳對林、陳耀輝,總工程師黃柱梁為企業代表授牌。據介紹,環境管理示范企業創建推廣工作于今年一季度啟動,經過嚴格程序評出大氣、水、固廢、綜合4個專項12個行業中有標桿示范作用的46家環境管理示范企業。
向上滑動閱覽授獎圖片
“無廢城市”專家授課
杜建偉老師是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幫扶專家、廣東省“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幫扶專家,他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科學專業的角度,全面回顧我國“無廢城市”建設背景和進程,系統介紹廣東“無廢城市”建設進展,深入分析東莞固體廢物管理現狀,并和大家一同探討東莞如何建設“無廢城市”。大講堂活動由市環委辦執行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柯粵主持,市生態環境局領導班子及媒體、企業代表,生態環境系統全體職工、網友近3000人線上線下參與。
宣講一開始,杜老師便拋出一組數據:我國目前各類固體廢物累積堆存量約600-700億噸,年產生量近100億噸,且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固體廢物數量多、影響大、種類多、范圍廣,如不進行妥善處理和利用,將對資源造成極大浪費,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社會造成惡劣影響。
“固體廢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寶貴財富。”杜老師話鋒一轉,他表示,固廢資源的循環利用水平是社會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推進固廢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近年來,隨著法規制度不斷完善,部分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典型固體廢物分類回收、利用處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產業不斷壯大,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得到顯著加強。不過,杜老師也指出,固體廢物治理能力和水平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因此,2018年以來,國家以“無廢城市”為抓手,探索建立固體廢物產生強度低、循環利用水平高、填埋處置量少、環境風險小的長效體制機制,推進固體廢物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什么是“無廢城市”?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杜老師娓娓道來,并分享了第一批“11+5”個試點“無廢城市”建設經驗。他認為,那些試點城市通過“無廢城市”建設,解決一批短板弱項問題和城市突出環境問題,形成97項經驗模式,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說,成效是十分顯著的。
東莞“無廢城市”勇當尖兵
進入“十四五”時期,全國有113個城市和8個特殊地區進入“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目前,珠三角各個城市都已按省要求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深圳市作為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取得明顯成效,廣州、珠海、佛山等市也印發實施方案。
“東莞‘無廢城市’建設應‘走在前列、勇當尖兵’。”杜老師在活動現場表達了他的期望。他分析了東莞“無廢城市”建設的必要性:加強城市生態環境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打造粵港澳國際一流灣區的客觀需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立足“雙萬”城市新起點提升固體廢物管理水平的具體舉措。
宣講活動中,杜老師綜合分析了東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的產生和處理現狀及存在問題。他認為,“無廢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與相關工作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東莞“無廢城市”建設要并從政治要求和發展定位出發,統籌好“無廢城市”建設與碳達峰工作,構建制度體系、技術體系、市場體系、監管體系,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綜合利用、無害處置、風險防控,加強固體廢物全過程管理。杜老師還就現場聽眾和網友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和互動交流。
“共建無廢東莞,共享美好生活。”在宣講活動的最后,杜老師的寄語贏得了現場聽眾長久而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