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總結暨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咨詢會,廣州、佛山、惠州、中山四市生態環境局作典型發言。一起來看看他們介紹了什么內容吧!
廣州市
2022年,廣州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取得三方面突破,即全年PM2.5在國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優;空氣質量優等級天數同比增加50天;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表示,空氣質量再創佳績,得力于全市圍繞多個方面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健全作戰體系。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部署藍天保衛戰工作,組建百日攻堅工作專班,布置132項個性化防控措施,形成包括全年工作總計劃、專項行動方案、百日攻堅強化方案的“作戰”體系。
堅持系統治理。按照“控車、降塵、少油氣”思路,深化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包括90%以上巡游出租車實現純電動、投入使用氫燃料電池車、注銷國Ⅲ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對132家重點企業進行分級管理、完成50多萬個密封點泄漏檢測與修復等。
加強科技支撐。堅持與氣象局會商,預測天氣變化趨勢并分析研判,組織大氣環境預警防控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及時提出針對性措施建議,動態更新減排清單,支撐科學治氣。
深化百日攻堅。組建工作專班,形成每天通報情況、下達指令、反饋問題及跟進情況的閉環機制,全力開展秋冬季節百日攻堅行動。利用在線監控、走航監測、無人機巡查、遙感監測等,嚴格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促進共建共治。壓實石化行業及重點用車大戶的企業社會責任,發布《關于錯峰卸油、夜間加油和綠色出行的倡議書》《關于重點企業加強污染減排的倡議書》,督促簽訂《廣州市柴油車重點單位環保用車公開承諾書》。
2023年,廣州市將抓細抓實六大重點工作。抓科學治氣,繼續加強大氣環境預警防控網絡建設,推動大氣治理更精準。抓標準提升,收嚴生物質、燃氣鍋爐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抓車輛減排,推動巡游出租車、市中心區公交車全面實現純電動化。抓工程治理,推進含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源頭替代,實施石化、化工和表面涂裝等重點領域深度治理。抓面源防控,聚焦建設工程、城市道路揚塵污染源,協調督促落實揚塵污染防治“6個100%”要求。抓精準應對,加強空氣質量會商和專家研判,利用科技手段實施針對性管控。
佛山市
2022年,佛山市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化多源共治,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5.6%,PM2.5、PM10、NO2、SO2濃度均為有監測數據以來新低。
緊扣重點,定量、精準、精細管控主要污染源。以臭氧污染防治為核心、VOCs和氮氧化物削減為重點,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定量管控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明確納入清單、落實治理設施、規范管理和強化監管四個100%要求。精準管控機動車尾氣污染,精細管控施工工地大氣污染,出臺各行業的揚塵治理細則,嚴格落實揚塵污染管控“六個100%”措施,試點利用視頻監控AI識別工地機械冒黑煙及揚塵污染。
創新機制,多管齊下提升監測和快速處置能力。出臺《佛山市空氣質量日常監控工作方案》,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強化科技手段支撐,組建光化學監測網,在主要傳輸通道、工業集聚區布設VOCs自動監測站,精準分析研判臭氧產生潛勢、敏感性。專家指導支持到位,針對空氣質量問題進行精準分析,科學安排整治工作。
狠抓落實,市區、政企聯動全力推進百日攻堅。強化指導督促,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掛帥,成立5個工作小組,全程幫扶各區開展百日攻堅。強化分析研判,及時修正管控措施和范圍。強化定量管控,明確提出機動車、工業源、施工工地、道路揚塵、加油設施、餐飲油煙、船舶污染管控措施“七個強化”。實施差別化減排,協商排放達標的陶瓷、玻璃、鋁型材等排放大戶進一步深化減排,及時提醒超過或貼近協議標準的企業加強排放管理。
惠州市
惠州市2022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3.7%,空氣質量在珠三角城市中排第1,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0;六項參數指標全面達標,其中PM2.5下降至17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數據以來新低。
堅持高位推進,狠抓落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攻堅工作,全市進一步細化措施和要求,同向發力推動“能源、產業、交通”三大結構調整和“工業源、移動源、生活源、揚塵焚燒源”四大領域治理減排。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7個縣區下沉督導組全線下壓,現場協調、實地檢查。
堅持突出重點,精準治污。深入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組織開展了VOCs三個“一輪次”專項執法行動,累計完成全市VOCs排放3噸以上219家企業的分級管控評估。大力推進工業鍋爐、爐窯治理。強化機動車污染管控,實現了“點位端”—“市平臺”—“省平臺”的監控體系,全面加強路查路檢力度。
堅持深挖潛力,壓減排放。百日攻堅期間,惠州市大氣精細化系統每日滾動發布多尺度、多時序、多要素的預警預報信息,提前預判、精準分析、全力應對。持續抓好排放大戶的減排,針對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占全市90%的19家企業,逐一協商壓減排放。強化污染應對減排,特別加強重點區域管控,積極落實錯峰卸油、引導車主夜間加油。
2023年,惠州市生態環境部門將堅持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精準治污,深化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全力打贏打好藍天保衛戰,為全省空氣質量作出惠州貢獻。
中山市
中山市2022年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第15位;PM2.5、PM10、NO2、CO和SO2五項指標年均濃度值創下近10年新低。為著力推動集中治污解決中小型企業VOCs廢氣治理,破解臭氧突出問題,中山在“共性工廠”基礎上積極推進環保共性產業園建設。
有的放矢,率先提出環保共性產業園新理念。在“共性工廠”的實踐上,提出“環保共性產業園”模式,將同一產業或同一地區企業生產加工或設計等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產污環節聚集,或提供集中式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配套服務,實現集中生產、集中設計、集中治污、集中供熱等,同時配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聚集發展的產業生態圈,最終實現產城融合。
有序推進,環保共性產業園建設初見成效。堅定不移推進“工改”(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拓展制造業發展空間,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加強引導和執法相結合,積極開展市鎮聯動執法幫扶,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持續加大幫扶和資金支持力度,助力環保共性產業園發展。積極開展宣傳工作,指導“工改”與環保融合;開展環保共性產業園試點建設,打造高質量示范園區。
2023年,中山市將結合“工改”的工作部署,深入推進環保共性產業園建設。完善政策,支持指引項目依法建設,對環保共性產業園規劃建設予以技術支持與指導。開展認定,為園區提供技術支持,指導園區按標準規劃建設。構建示范效應,重點推進小欖鎮五金表面處理聚集區環保共性產業園等園區的建設。跟蹤建設進度,切實做好幫扶工作及資金、政策、咨詢等全方面服務。
來源:廣東省生態環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