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民居住樓盤與企業生產園區,因規劃選址等因素導致的“樓企鄰避”問題,在各地常有發生。位于廣州市花都區、清遠市清城區交界的部分樓盤,也受其影響。
對此,清遠市高度重視,實施提級管理,成立駐點工作專班,高位部署推動信訪問題調處工作;同時依托“智庫外腦”“監測哨兵”“指紋鑒定”等技術手段和專家力量,開展“體檢式”執法與技術幫扶,實施分類管控與整治,積極探索化解“樓企鄰避”問題新路徑。
駐點辦公“攻難關”
據了解,早在2000年左右,清遠市清城區為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引進了涉及制革、塑料、有色金屬等行業,在該區龍塘鎮、石角鎮部分區域集中建設了一批工業園區。
空間布局的演變帶來了人居環境與工業生產之間的矛盾,清城區該片區居民對周邊環境空氣質量的信訪及投訴在2014年樓盤交付使用后逐漸呈高發態勢。雖然該區域環境治理工作一直在進行,但生態環境部門依然頻繁收到相關投訴。
“咚!咚!咚!”清城區某樓盤某棟1616房門外,震耳欲聾的敲門聲驟然響起,房間里面的工作人員頭皮一緊,心下一震:“上門投訴的又來了!”
“2022年3月17日,市里召開重復信訪問題專題會議的當晚,1616房就開始‘掛牌營業’了。”自從駐點工作專班設在了這里,值班的工作人員就幾乎沒有“安生”過——24小時現場值班、手機保持待機、隨時接待投訴成為這里的工作常態,周末和節假日也不例外。
據介紹,清遠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要啃下“樓企鄰避”這塊“硬骨頭”,采取了超常規“提級管理”,全面加強統一指揮和高效調度。駐點工作專班由市政府辦公室、市生態環境局、市信訪局派員組成,每班都有一名處級領導帶班,全天24小時值守,對該片區空氣環境質量進行不定時巡查。同時,開通投訴熱線及微信號,暢通群眾意見反饋渠道。
“有些業主一聞到異味,就帶著情緒上門投訴,直接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責怪,我們的解釋,他們根本聽不進去。”工作人員苦笑著說,“異味飄忽不定,溯源工作本就困難重重。再加上氣味只是一種表征,從現行標準體系來說,有時甚至會存在‘達標擾民’的現象。而這些名詞過于專業,很難幾句話跟群眾說清楚。”
為此,工作組多次組織業主代表見面會,帶領他們前往附近工業園區參觀,并由業主代表指定第三方監測機構對周邊空氣質量進行監測。一系列主動舉措使群眾情緒得到有效安撫,也為開展后續治理爭取更多支持。
科學溯源“組合拳”
要從根本上解決“廢氣擾民”問題,首先要找到氣味的來源,針對源頭進行治理,而“溯源”正是難點所在。
“除了加強日常巡查,我們還加強了科技監管。如在北部萬科城高層住宅樓安裝了20個高空攝像頭,并安裝空氣質量常規指標自動監測微型站和揮發性有機物監測裝置,這些設備仿佛一個個‘前線哨兵’,24小時不間斷地跟蹤監測片區環境空氣質量。”工作人員介紹說。
同時,工作組督促附近涉氣企業安裝生產線監控攝像頭501個,督促重點企業安裝VOCs在線監控系統8套,并接入市、區生態環境監管平臺,實現了對企業生產狀況的實時監控,再配合不定期的監督性監測,督促企業合規生產。
此外,發揮“智庫外腦”作用,聘請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等專家定期進行專題研判信訪成因、發展態勢等,為信訪事項調查處置提供專業技術支撐。
“我們還聯合相關單位開展了區域臭味因子全掃描分析,對異味進行‘指紋鑒定’,有助于進一步識別引發區域異味擾民事件的特征污染物及其來源。”工作人員介紹道,“可以說,為了查清來源,我們真是煞費苦心,把能用的招兒都用上了。”
科學溯源為形勢研判及精細化管控提供了有效依據,結合日常執法檢查和常態化夜查,使污染企業無所遁形。重拳出擊之下,一批“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被整治。2022年,清城區整治“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163家,2023年整治67家。一些企業為求可持續發展,主動配合淘汰落后產能和生產工藝,乘勢進行企業轉型升級。
與之相對應的是,2022年至今,北部萬科城異味擾民信訪量較2021年總體呈下降趨勢。今年1—8月,受理北部萬科城信訪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近九成。
服務群企“心連心”
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處理期間,相關方面堅持依法推進污染治理的同時,耐心做好信訪工作,既要緩解社區群眾憂心,也要舒緩企業發展壓力,推動形成環境共建共治共享。
清城區信訪局一位同志談到,在后續進行回訪工作時,他能真切體會到,環境改善后,群眾情緒也明顯變好了。群眾對駐點工作開始信任和支持,一些曾經帶頭投訴的業主甚至轉變了身份,開始在微信群里主動宣傳科普相關知識,協助工作組公布相關工作進展。
“有時為了回訪,我們還要專程前往廣州,尋找常住廣州的業主。”信訪局的同志說,“他們對我們的到來,還挺詫異的。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住在荔灣區的阿姨見到我們還挺感動的,熱情招呼我們喝茶,并沒有投訴時的劍拔弩張。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了解相關工作進展和成效,通過面對面溝通,讓他們放寬心。”
“下沉基層踐行‘楓橋經驗’,就地解決社會矛盾,大大緩解了社會治理壓力。”該同志對駐點工作的做法及效果充分肯定。
對企業,清遠市生態環境部門也絕不是“一刀切”式地讓企業停工停產,而是采取“過程診斷、對癥下藥、跟蹤指導”的“關懷”模式,對周邊涉氣企業進行檢查評估和幫扶整治。“體檢式檢查”后,針對企業在環保技術和管理上的不足,由行業專家進行“把脈問診”,配合生態環境部門制定“一企一策”,從嚴從細指導企業優化提升污染防治措施,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志豪信公司是附近的雄興工業園區內一家生產PVC人造革的企業,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去年環保升級改造他們投入七百多萬元。
“環保部門一直悉心上門指導我們安裝治理設備。”站在一座高大的VOCs收集治理設備前,該負責人言辭懇切地表示,“這個錢還是花得值,企業想要長期發展,就必須符合國家政策,及時調整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才能更好地搶抓市場機遇。”
來源:廣東省生態環境廳